有過養殖蛋雞經驗的人都知道,當養殖場內飼喂蛋雞到一定時期的時候,就需要將其轉移到籠上進行養殖。而這也是蛋雞養殖過程的重要環節,此環節把握好,可以使蛋雞及時開產,極大限度的發揮遺傳潛能。那么蛋雞在轉群上籠時需要注意哪些要點和事宜?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轉群
1、轉群時間
我國不少雞場多沒有專業的育成雞舍,多采用育雛、育成一體化的養殖模式,常在8-9周直接轉入蛋雞籠;而隨著現代化立體籠的推廣,一般在12周左右把后備雞轉入蛋雞籠。從有利于骨骼發育考慮,后備母雞轉入蛋雞籠最好在12周左右;而從有利于雞熟悉產蛋環境和方便免疫接種考慮,轉群最好在16周之前。
2、減少應激
轉群前3d飲水中添加VC或多維,以增加雞的抗應激能力。抓雞時一定要輕拿輕放,以減少應激及損傷。另外,在轉群前還要做好雞舍及設備的檢修,清洗,消毒等工作,冬季蛋雞入舍前要提前給雞舍升溫,使其和原來雞舍溫度保持一致。
3、合理分群
轉群前要檢查雞群的整體情況,主要是包括體重,均勻度,體型,斷喙,換羽等,對雞群進行清理和選擇,對發育不好或體重達不到標準應加強照顧,使其趕上整體總水平。對傷殘弱的雞只挑出來單養或淘汰掉。
4、轉群后飼養
在轉群前2~3天和轉群后2~3天的飼料中要增加1~2倍的多種維生素或用維生素電解質水溶液飲水。轉群前兩小時應停料、防止轉群時雞只過飽。
二、上籠
1、入籠日齡
蛋雞一般在17周左右見蛋,因此必須在16~17周齡前上籠,讓新母雞在開產前有一段時間熟悉和適應環境。
2、上龍前準備
蛋雞的上籠時間是由其體重決定的,蛋雞平均體重在1.5斤的時候開始選擇上籠或者按時間45-60天準備上籠等。上籠前,必須要做到,大雞舍或正育成雞舍的消毒與整修工作,檢查雞舍的各項設施是否可行。
3、分類入籠
上籠時把較小的和較大的雞留下來,分別裝在不同的籠內,采取特殊措施加強管理,促使其均勻整齊。如過小雞裝在溫度較高、陽光充足的南側中層籠內,適當增加營養,促進其生長發育;過大雞則應適當限飼。
4、預防雞群應激
可以投喂3-5天的抗應急藥物,也可以用青霉素飲水三天,中間這天轉群上籠。同時在上籠前做好打蟲準備,主要以線蟲,絳蟲,球蟲為主。
總的來說,養殖戶在蛋雞轉群上籠期間都需要做好如上工作,同時掌握轉群和上籠的時間,切勿過早或過晚。在轉群上籠之后也要及時加強飼養管理,使其適應新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