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是養豬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在育肥期間,飼養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養殖效益的高低。因此,對于養豬戶而言,必須要根據豬的品種、所處生長環境以及生長發育規律,采用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方法,來增加豬的日增重及縮短肥育周期。
1、日糧搭配
日糧的搭配要求營養均衡,而且要保證其濃度的平衡,使豬只發揮出自身的生產性能,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一般在搭配過程中,除了要注意鈣和磷的平衡外,各種氨基酸之間也要保持平衡,因為過量的氨基酸在動物體內會被氧化分解,抑制動物的飼料攝入量,并增加能量消耗。
2、飼料調制
目前飼喂生豬的飼料原料為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礦物質飼料以及維生素類飼料等。一般使用最多的飼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麩皮、骨粉還有一些飼料添加劑等。在調制飼料時,最好能滿足各階段豬的營養需求,同時注意飼料的適口性,以提高采食量。做到因地制宜選擇飼料。
3、飼喂次數
各個年齡階段的豬,它們的生長需求不同,腸胃消化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給豬飼喂之時,也要根據豬的種類,階段進行飼喂。對于生長育肥豬而言,豬群的食欲以傍晚最盛,早晨次之,午間最弱,這種現象在夏季更趨明顯,所以飼養員對生長育肥豬可日喂2次,在早晨上班、下午下班時進行。
4、充足的飲水
豬場在選擇水源方面要確保清潔少雜質,平時多注意巡查飲水器的使用狀態,發現有損壞等問題后及時修理更換,以免影響豬群的正常飲水。飲水要求:育肥豬日需水量9-12升;生長豬日需水量5-7升;保育豬日需水量3-5升等。
5、豬舍衛生管理
定期清除豬舍內被污染的飼料、墊草和糞便等,在豬躺臥處鋪干燥的墊草,并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保障豬舍清潔干凈,營造良好的飼養環境,盡快讓豬養成采食、臥睡和排泄定點的習慣。此外,還要加強對氨氣、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的監控。
飼養管理作為生豬養殖的基礎,各養殖戶們應該要熟練掌握,簡單來說只有喂的好,豬群才能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而在平時的飼養管理過程中,也要重點考慮到飼料的特性以及質量,并進行科學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