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中國三農發布推出
4月1日
中國三農發布又推出
《貴州:農村化肥銷售亂象追蹤報道》專題節目
在節目播出的第二天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
州縣兩級市場監督管理局
抓緊辦理案件
隨后
記者再次來到貴州津北肥業公司
現在的情況如何呢?
在3月31日的第一次執法中,獨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貴州津北肥業有限公司的化肥生產車間貼上了封條。
貴州省獨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王玉軍:當天晚上,我們就對里面所有的產品進行清點核對,然后抽樣封存,現場有6000多包不同種類的化肥,我們全部進行抽樣,每一種品種都抽樣,抽樣之后就對現場所有的產品都封存了。
3月31日下午,記者曾跟隨工作人員來到貴州津北肥業有限公司進行執法。當晚10點,當地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接到了獨山縣縣委、縣政府的指令,要對出現仿冒化肥的貴州津北肥業有限公司進行嚴查。
4月3日,當記者再次來到這家化肥企業時,所有的生產車間、原料倉庫以及成品倉庫等已經被全部封存。
貴州省獨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王玉軍:它里面裝的一些原料和一些配件、備件之類的,我們當時去看到原料,把廠房全部封了。我們馬上進一步核實,因為當天晚上一個是到凌晨了,第二個時間倉促,我們為了保存證據,就把所有的廠房全部查封。
涉嫌生產、銷售假劣仿冒化肥的貴州津北肥業有限公司,現在已經全部停產。那么,曾經蹲守過的另外一家經營點的倉庫情況如何呢?
貴州省獨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王玉軍:我們現在是分了兩個組,一個組在廠房這邊,一個組就在經營點那邊,兩個組同時進行。
隨后,記者來到了這家經營點的倉庫進行了解。
關于記者曾追蹤過的那輛化肥銷售車輛的具體線索,執法人員也已掌握,將嚴查嚴辦。
貴州省黔南州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 周樂東:對我們這個經營部的下家,用小車來拉化肥出去銷售的情況,已經掌握了4輛具體的車輛。
4月1日,中國三農發布推出《貴州:農村化肥銷售亂象追蹤報道》節目之后,貴州省有關領導批示,要對這起涉嫌銷售和制造假劣化肥的案件嚴查嚴辦。
貴州省獨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王玉軍: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都很重視,這個案件要提級辦理,現在是由州市場監督管理局來辦案,我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只是配合、協助。
現在,這起涉嫌銷售和制造假劣化肥的案件,已經由黔南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部接手進行查辦。
貴州省黔南州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 唐玉山:先期報道后,我們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了督辦,要求我們州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在提級管轄。我們支隊、公安、農業農村相關部門全部到了這里,如果化肥是假冒偽劣不符合的,我們堅決依法查處,如果涉及刑事犯罪,移交公安追究刑事責任。
3月31日和4月1日,中國三農發布連續推出兩期節目,調查貴州省獨山縣農村存在的假劣、仿冒化肥問題。
4月2日,獨山縣組織相關部門收看節目并召開專題會議,部署解決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會上,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獨山縣假冒偽劣化肥生產銷售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企業查處、假冒偽劣農資召回、職責問責、農資全面整治宣傳引導、打假舉報獎勵等6個專班,嚴厲打擊涉農違法行為。
4月2日當天,假冒偽劣農資召回小組就開始對農民購買的劣質化肥進行緊急召回。
記者再次來到了獨山縣朵羅村黎玉智的家,上次我們采訪的時候,他的30袋化肥還沒有用,那么現在他家的化肥情況怎么樣呢?
貴州省獨山縣朵羅村村民 黎玉智:化肥拉村里面去了,種莊稼沒肥料了再買,或者是政府幫我們調貨,或者是退錢給我們。如果是價格高的話,政府可以稍微補貼一點。
在朵羅村的村委會,記者還看到了一輛裝滿化肥的小貨車正在卸貨。
眼下在獨山縣,各部門的執法力度都在加大。當地政府正在組織村委會、鄉鎮干部回收流向農村的劣質化肥。
貴州省獨山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 徐魁 :我們在加大劣質化肥的召回力度,截至4月3日中午12點,已經召回了18.02噸化肥。我們把這些化肥召回以后,還要給群眾一些補貼,讓他們保證春耕生產正常開展。
強化農資監管、規范農資市場,保春耕、穩生產,獨山縣的“假冒偽劣化肥生產銷售專項整治”行動仍在進行當中。
貴州津北肥業有限公司這家涉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肥的企業,也進入了政府部門的查辦視線。這家企業的經營者又是誰呢?
貴州神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 柏松:當時是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我們就只能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引進了貴州潤耀農業來對這個廠區進行后續的建設并且運營盤活。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9年貴州潤耀農業成立了貴州神璽肥業。2021年12月份,這家企業又成立了另外一家公司貴陽津北肥業有限公司,年產量預計10萬噸。貴州安順人王銀浩是企業負責人之一,與此同時,他還是“赤天化肥業”和“赤化化肥業”的負責人。而巧合的是,貴州省最大的氮肥生產企業,名字也有“赤天化”,叫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其實,赤天化集團曾將王銀浩等人告上過法庭。
貴州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務部部長 李毅:2019年開始,經過了一審、二審以及發回重審和一審二審,終于在2020年12月,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判決,明確判決貴州赤化化肥業對我們公司的仿冒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并且提出了賠償的判決。
盡管有了法院的判決,但是作為這幾家企業負責人的王銀浩,一直沒有停止過對仿冒劣質化肥的宣傳和銷售。這是2021年3月29日,王銀浩在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銷售化肥時拍到的一段視頻。
這是同一天,王銀浩在平塘縣克度鎮市場監督管理局門口拍攝的一段視頻。
那么,這兩段視頻又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拍攝的呢?
貴州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營銷中心銷售經理 孟祥瑞:當時我們赤天化集團的銷售人員在市場走訪的過程當中,剛好遇到了當地的農民購買了王銀浩所在公司生產的氮素肥,然后所有鄉鎮的農民就自發組織,到克度鎮市場監督管理局去舉報王銀浩所銷售的氮素肥的肥料,要求王銀浩對這一批肥料進行退款。但是,退款過程當中我們就發現了,王銀浩要求當地的這些農民把這個肥料說成是好肥料,才對當地的農民進行退款。
2021年4月份,“貴州赤天化集團”將“貴州赤天化肥業”告到了安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裁決確認爭議的“貴州赤天化肥業有限公司”為不適宜的企業名稱,應予以糾正,并責令被申請人自接到本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到原登記機關辦理企業名稱變更登記。
貴州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務部部長 李毅:裁決決定內容可以看出,自這份決定書執行之日起,貴州赤天化肥業有限公司將不再允許用該中文名字。
但是,王銀浩以上訴為由,一直使用“貴州赤天化肥業有限公司”的名稱銷售化肥。農民朋友以為是同一個“赤天化”,誰能料到其中一家是“掛羊頭賣狗肉”?
從“赤化化肥業”到“赤天化肥業”再到“津北肥業”,他們換湯不換藥,一直做的是坑農害農的問題化肥。
現在,隨著這起案件的揭露,貴州黔南州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已經重拳出擊,力求除假務盡。
貴州省黔南州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支隊長 唐玉山:我們全州11個領導帶隊,在全州12個縣市,我們在這兒屬于一個縣市,全部在下面督導,全部在下面檢查。
中國三農發布記者 楊汶:我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對貴州省獨山縣等地方銷售劣質化肥的事件進行了調查。前兩期節目播出之后,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讓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黔南州的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有獨山縣這些執法機構,對這個事件已經很重視起來了。我們也希望這些執法機構將來對這個農資打假的力度再大一些,更希望老百姓買化肥的時候,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買到劣質的化肥。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化肥作為保障農業穩產增產的
生產資料之一
其生產、銷售和使用等環節
必須嚴格管理
凈化農資市場環境
刻不容緩